
新疆监狱网讯 “我走后,将我的遗体捐赠于红十字会,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尽管家人非常心痛,但还是遵从程传清老人生前立下的遗嘱含泪与红十字会取得联系。
2018年9月14日,乌鲁木齐监狱退休老干部程传清同志走了,他走得那么的安详,那么的不舍,又是那么的伟大。
1939年11月10日,程传清老人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的一个小山村。1958年11月光荣入伍,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十四团、二十一团一营机枪排、九团一营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等职。1976年9月响应支援边疆的号召,转业至新疆东戈壁监狱(现乌鲁木齐监狱)工作,历任供销科副科长、科长、水泥厂厂长、建化厂厂长等职,1994年退休。
程传清老人一生任劳任怨、勤恳工作、无私奉献。从军,他肯吃苦,敢拼命,曾是大比武中最优秀的特等射手;从警,他又把全部精力贡献给党的监狱事业,曾先后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司法系统‘双先会’先进个人”、“监狱局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在程传清同志的影响和鼓励下,他的五个子女中四个都选择了在监狱和教育矫治系统工作,每个子女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优异成绩。
2016年初,程传清老人被查出患有肝内胆管癌,经过多次入院及手术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他便催促轮流照顾在身边的子女们赶快回去上班,他深知每个子女所在单位工作的忙碌和紧张,能不去医院尽量不去,就怕影响孩子们的工作,只让老伴儿陪伴在身边。
病情恶化后,他常常被病痛折磨的深夜不能入睡,为了不影响身旁的孩子和老伴儿,他尽量不发出呻吟声,看到他痛苦的表情,家人只能默默流泪,但他还是很乐观的说:“怕啥,我当过兵,身体强壮的很,这些病压不倒我,你们放心去上班吧,不能影响工作,别老惦记我了,我身边还有你们妈妈照顾呢,我病好了还要继续当你们的好后勤”。这位老警察老党员总是这样默默的支持着孩子们。
在程传清老人病重期间,单位政工部门、离退休工作站以及他子女的同事们去看望他时,这位老人说:“我这个老头子这一生有这么多人关心我照顾我,已经很满足了,你们工作都那么忙,休息时间又少,有时间好好休息吧”。他还说:“人到一定的年龄该走就得走,生病了治不好了也得走,不能拖累家人,不能给单位找麻烦”。
今年年初,程传清老人病情逐渐恶化,常常发烧呕吐,多次被送往医院治疗,在与病魔顽强抗争期间,老人用种种办法说服爱人及子女在自己走后将其遗体捐赠给红十字会,以期能为医学研究所用。在一次送往医院前,老人专门召集家庭会议,用微弱的声音向家人郑重宣布:“假如病治不好,我走后,不开追悼会、不收礼、遗体捐赠给红十字会,眼角膜捐赠给需要的人,组织给的慰问金全部交党费。你们要是不同意,我就不去医院!”老人还当场让子女将口述内容打印出来,签字按上手印才放心去医院。
程传清同志的爱人兰玉华是乌鲁木齐第一橡胶厂的退休工人,同时也是一位老党员,这个瘦小的老人在老伴儿走后一直喃喃自语:“他强忍痛苦微微叮嘱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所以我也愿意在我百年后跟他一样捐献自己的一切”。兰玉华老人也在《遗体捐献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按下手印。
程传清同志病故后,组织送上慰问金时,其爱人兰玉华拿出程传清同志的党费证说:“这是老程最后的心愿,慰问金就作为他最后交的一次党费吧。”
程传清老人走了,他带着无限的眷恋安详的走了,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事业,热爱家人,睿智豁达。他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老一辈监狱工作者的坚定和豁达,体现了一名普通父亲的博大情怀,更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他为我们每个人上了一堂“忠诚于党 忠诚于事业”的生动的党课。(作者 王辉)
【责任编辑 王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