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icon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动态

库鑫:深耕狱园的逐梦者

  • 时间:2023-09-11 04:39
  • 来源:新疆监狱
  • 【字体:      
  • 分享:


比起“库监区长”这个称谓,大家更习惯称库鑫为“库老师”。库鑫是新疆监狱基层一线监区长,大学毕业于历史专业,2008年入警,入警前在中学历史老师岗位任教6年。如今,他已在高墙内的特殊“校园”工作15年。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投入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一路走来,苦过、累过,但从未动摇过、退缩过,一心坚守,终于换来成功的喜悦。

“学生”变了 库老师困惑了

从警之初,按照“人岗相适 人尽其才”的原则,库鑫被安排到服刑人员思想教育岗位。此后,“手持粉笔、脚踏讲台”就成为库鑫的主要工作。

面对年龄参差不齐、文化基础不一、思想认识错误的“学生”,库鑫认识到教育工作的对象较之学校的学生存在本质区别,他们的思维方式、心智基本已定型且多数未接受过系统教育,这一客观事实,让他感受到莫大压力。经过思考,库鑫认为要改造好服刑人员就要从打破他们的固化思维、错误认知入手。

为当好特殊人群的老师,库鑫虚心求教领导和同事,和服刑人员谈心谈话,查阅大量资料。他认为要站好讲台就要备好课,首先要在吃透“学生”所需,了解“学生”所能方面下苦工,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这些“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特别是听得进去。在课堂上,结合服刑人员的犯罪事实教法律,结合交融交往的需要教国语,结合回归社会的需要教技能,以“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的方式,引导服刑人员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乐于融入课堂。

即便已经做了精心准备,但在教学中实际操作后,仍然没有达到预期,服刑人员的学习效果依然不佳,库鑫又陷入苦苦思索……

找到适合的教学方式 库老师的课堂活跃了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库鑫以当面谈话、收集建议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服刑人员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并及时改进了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思想的目的。他在课堂现场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让服刑人员自己谈认识谈体会,请其他服刑人员进行点评,同时使用大量电教化的音视频内容提升服刑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表现好的服刑人员更有劲头,让学习表现一般的服刑人员学有榜样。与此同时,库鑫还将辩论、演讲等感染力强、参与度高的活动搬上课堂,用服刑人员感兴趣的形式,帮助他们的思想认识、心理认知逐步回归正轨。

库鑫负责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在摸索中进取,在实践中成长。在他组织开展的“什么叫重情重义”的讨论课上,服刑人员刘某在谈话中讲到:“我以前认为男人就应该重感情讲义气,为了朋友能两肋插刀。这堂讨论课后,我才知道重感情讲义气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要远离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底线,这才是真正的重情重义,不然只能害人害己。”

通过提供讨论课题,让服刑人员自己思考起来、主动参与进来,适时予以指导,既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又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还提升了服刑人员参与的积极性,让服刑人员在学习、讨论、辩论中明辨是非。库鑫认为,这应该是更适合高墙“校园”的教学方式。

有抵触情绪 库老师实施“攻心”策略

除了课堂教学,做好思想工作也是从事教育改造工作干警的必备能力。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库鑫越发感受到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已远远不能胜任本职,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在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后,服刑人员个别教育方面也有了新的收获。

张某入狱前系地方某单位领导,从“位高权重”到跌落谷底,身份的骤变让他的思想和心理长时间难以适应。由于刑期较长,张某认为法院判决量刑过重,抱有抵触情绪,不与他人交流,经常拿着书本发呆或者长吁短叹,长期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库鑫多次与张某交流,但张某每次都寡言少语、极少回应,对自己的犯罪危害、真实想法极力回避、只字不提。

为打开张某心里的疙瘩,解开思想症结,库鑫详细翻阅了张某档案、作业本、心得体会、思想汇报,旁听了张某和家人的通话。另一方面,库鑫向张某同监舍服刑人员了解其日常表现情况。经过综合研判,库鑫认为张某因罪重刑长而缺乏改造信心,因法律知识匮乏,其对自己的犯罪事实认识不清,但其思亲念家的情绪比较明显。这个关键点,让库鑫看到了希望。

第二次谈话时,张某孙子的近况成为库鑫的切入点。在谈及日思夜想的孙子时,张某原本黯淡的眼神一下子明亮起来,眼神中透露着幸福和渴望。鉴于此,库鑫通过当地司法所做好张某爱人和子女的工作,让张某的孙子给他写信、与他通话,积极参与亲情帮教。库鑫告诉张某,他的家人尤其是他最疼爱的孙子十分需要他、正在等待他。经过此番努力,张某主动找干警谈心谈话的次数多了起来,同服刑人员的主动交流也多了起来,改造表现越来越好。

在取得初步成效后,库鑫乘胜追击,给张某提供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资料,教育其重点学习与自己罪名相关的内容,并将自身犯罪情节代入法条,加深认识、促进悔过。库鑫再次研究了张某的起诉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资料,并就其犯罪成因、犯罪情节、犯罪危害、罪名适用、量刑等方面进行长时间多频次的谈心,着力为张某片面、错误的思想认识纠偏纠错。在近期的会见中,张某笃定地告诉家人自己将好好改造、争取减刑,努力早日回家。

这个故事,只是库鑫在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中的一件小事,但折射出监狱系统教育改造一线干警工作实践的真实片段。

参加工作以来,库鑫连续多年被评为局级优秀教师,监狱级优秀教师、个别矫治能手,其编写的教案入选局级精品教案库,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荣记个人三等功;因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其参与了服刑人员道德、民族团结、法律等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撰写的论文荣获2019年中国监狱矫正论坛全国三等奖。

对库鑫而言,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是热爱;无惧碰壁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是热爱;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服刑人员,是热爱。在警营中,还有很多同样心怀热爱的“库警官”兼“库老师”,这些警营中的“特殊园丁”以仁爱之心传递关怀与温暖,以赤诚之心担起忠诚与责任。他们用教诲照亮服刑人员的前路,用真情打开服刑人员紧闭的心门。他们像太阳,在高墙内释放着光热,将迷途者的明天点亮;他们像雨露,播撒着新生的希望,期待着硕果累累、乾坤朗朗。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